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徐成斌教授访谈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06/6/3 0:00: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国际循环》:您认为我国近两年心血管疾病学科发展的情况怎样? 徐成斌:心血管疾病近两年的发展是比较迅速的,国内基本上能跟上国外最新的理念和发展。对于有些专家来说每年都要出席几次国际性学术会议,包括美国的2次会议:ACC和AHA,欧洲的ESC、ESH,欧洲的心力衰竭会议等。类似的会议有很多,国内医生的参与、及时交流是我们能够跟上国际水平的重要原因。另外媒体也帮我们做了很多工作,诸如《国际循环》等报刊、网络版都是很好的。 《国际循环》:近年来比较热的观点之一是强化降脂,降脂是冠心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您如何看待国内的降脂治疗? 徐成斌:我认为强化降脂在中国来说,对象应该是小部分的人群,绝对不是大部分人群。根据危险分层,中国人的血脂水平跟欧美相比差距较远。2004年卫生部公布的全国城乡居民营养情况调查,还有阜外医院和安贞医院以及亚洲地区的一项统计显示,胆固醇增高的比例不到3%,甘油三酯升高较多,为11.9%。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美国相比较高,他们平均胆固醇水平210mg/dl,我国只有180mg/dl;美国人的甘油三脂水平比我国也要高一些,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比我们低很多,这些特点说明中国人血脂水平与国外是不一样的。因为大量研究都是国外做的,强化降脂对于中国人来说只有一小部分人群需要,冠心病高危和极高危的患者需要强化治疗,加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的幅度,超过最低标准的患者降脂大概要达到40%以上,靶目标要稍微低一些,但不是越低越好。目前国内主要的问题是约80%以上该达标的未达标。 《国际循环》:这次在中国指南里这个观点有没有体现出来?
徐成斌教授接受本报采访徐成斌教授在会场
徐成斌:这个观点只是指南的一小部分,我国的指南与国外指南很不一样。我们把高血压作为很重要的因素,因为中国高血压患者很多,高血压病发病率调查结果是18.8%,所以心脑血管病的事件高发。FEVER研究表明,中国高血压人群发生卒中和心梗的比值比为8.0或8.7,中国人脑卒中多于心肌梗死,而外国的心肌梗死多于脑卒中;国际上的指南不包括这些。我们的降脂是逐步进行地,对于一小部分极高危的人群,需要更低一点的血脂水平,需要低到什么程度还没有证据,制订指南时主要是参考国外的情况。关于大剂量他汀的应用,副作用不可轻视,基因、环境都有差异。比如罗苏伐他汀,同样的剂量在美国白人、华人、黑人中反应是不一样的,尽管国内这几年来血脂水平升高很快,但受到高胆固醇影响的事件跟欧美远远不一样。 《国际循环》:中国在降脂治疗方面以后需要补充那些内容呢? 徐成斌:我认为中国人应该适当地强化、适当地降脂(至少LDL--C减少30~40%),高危人群血脂应该降得稍微低一些,我们没有证据说明是否也要降到70mg/dl。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适当降脂是可行的。单独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使达到了标准,心血管事件还是不能减少。另外一个问题在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用他汀类药物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得低一些,如果能见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一些改变,那么对于斑块的逆转会带来很大的希望,理论上说心血管病就能大幅度地下降,这样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做。调脂领域还会有很大的发展,冠状动脉病、心脑血管病都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降脂治疗除了可以逆转动脉粥样硬化以外,有些他汀用于高血压患者,使血压降得更低一些,也有很大好处。逆转斑块有很多办法,总体来说,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要把它降下来,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要把它升上去,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功能要得到改善。但现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否就能减少事件,血管壁受到这么多年的损害是不是能够完全逆转,恢复正常的生物学功能,这个问题远没有解决。 《国际循环》:您觉得现在媒体在报道传播学术进展方面还有那些需要改进,需要更关注哪些内容? 徐成斌:我觉得作为专业媒体,内部的学术辩论非常重要,求知的过程就是讨论的过程,不怕争议。比方说国外的专家在前年作过报告,关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引起心肌梗死,对此我提问有什么证据呢?回答说证据现在尚不确定,目前都是联合研究。如VALUE研究中,对于高血压的高危人群,一组是以络活喜为主的联合用药,一组是以其他降压药为主的联合用药。对于心肌梗死患者来说,以络活喜为主的联合用药相对较少,统计学差异不是很大,但能否由此证明使用安慰剂和ARB到底谁出现的心肌梗死多呢?直至目前还没有证据,但一项大规模的ARB荟萃分析已否定了这一结果。唯一论证是在一项基础研究中发现,使用ARB后容易引起血栓形成。

版面编辑:国际循环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4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