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心力衰竭分会场:把握CHF治疗中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时机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06/6/3 0:00: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北京安贞医院 吴学思
吴学思, 医学硕士;1969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后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工作,1983年参与筹建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1986-1990 年在美国著名的 Mayo Clinic从事心脏的研究和临床工作四年;历任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内科学会北京心血管分会委员;《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心肺血管病杂志》副主编、《中国医学论坛报》专刊特约主任编委及其它十余杂志编委。 擅长对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心律紊乱和心力衰竭等的诊治,对各种心血管疾病的诊断、药物治疗及疑难杂症处理上有独到之处;注重将循证医学贯彻于临床实践,尤其在慢性心衰的生物学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急性心梗的血运重建、他汀类治疗及冠心病的一、二级预防等领域中造诣突出,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率先在国内开展应用心肌声学造影指导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的室间隔化学消融的治疗。并多次获北京市和卫生局科技成果奖励、参与著书20余部、发表论著百余篇。 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的卓越疗效已被证实。与ACEI相比,β受体阻滞剂不仅能有效改善心脏重构,还能显著减少猝死。 CHF的临床实践中往往首先选用ACEI,这也是目前指南的建议,这种用药顺序是来源于ACEI在CHF中应用的临床研究先于β受体阻滞剂完成。这使得ACEI更常使用并更易达到靶剂量。其潜在的问题是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常被延误,而且剂量不足,因而不能有效改善心衰患者的预后。
吴学思教授接受本报采访
猝死是轻中度心衰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β受体阻滞剂能够有效抑制交感神经激活,显著减低猝死率。USCP、CIBIS II、MIRIT-HF等研究显示,β受体阻滞剂对死亡率的降低在用药早期即明显表现出来。CARMEN研究和新近完成的CIBIS III研究证实在轻、中度心衰患者中,先用β受体阻滞剂同样安全有效,且有利于降低死亡率和猝死率。 先用β受体阻滞剂可能获益的解释有以下几点:①研究表明,在利尿剂治疗基础上加用ACEI可使慢性心衰病死率降低20%~25%,在ACEI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可使心衰病死率进一步降低 34%~35%。②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衰早期心脏猝死发生危险较ACEI更有效。③β受体阻滞剂对肾脏有保护作用。④β受体阻滞剂可减少ACEI的血管紧张素Ⅱ逃逸。⑤心力衰竭时交感激活可能早于RAAS。 明确了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衰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后,如何正确使用β受体阻滞剂还需要抓住下述两个关键。 关键一 抓住时机 及时应用 加用β受体阻滞剂时,ACEI 剂量不需很大,使用小剂量ACEI联合β受体阻滞剂,优于单纯增加ACEI剂量,使用利尿剂、普通剂量ACEI后病情稳定、无明显水钠潴留即可加用β受体阻滞剂,ACEI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时,可交错滴定,以避免血压、心率变化过快。 关键二 注意避免β受体阻滞剂的不合理应用 在临床实践中,未充分理解指南,不合理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情况比比皆是,如在仍有明显水钠潴留时开始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增加剂量;仍存在急性心衰时单纯为控制心室率而急于使用;开始应用β受体阻滞剂和加量过程中缺少必要监测,盲目使用大剂量 ;缺乏对症状反复或加重的认识和处理经验,简单将β受体阻滞剂减量或撤药。 应用β受体阻滞剂应遵循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力求达到靶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的原则。

版面编辑:国际循环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4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