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非瓣膜病房颤抗栓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06/6/3 0:00: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杨延宗
杨延宗,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兼心内科主任。主要从事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为中华心电生理和起搏学会常委和《中华心律失常杂志》常务编委。先后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获得国家和省级科技进步奖励5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参与著书十余部。2000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与年龄有关。房颤是脑卒中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缺血性卒中15%与房颤有关,非瓣膜病房颤(NVAF)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是没有房颤者的5-7倍,房颤导致的脑卒中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因此,房颤的抗栓治疗策略是房颤治疗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尤其是针对有卒中危险因素的患者。 一、从指南及临床研究荟萃分析看国外抗栓治疗的策略及趋势 国外目前指南主要来源于ACCP和ACC/AHA/ESC。今年ACC/AHA/ESC即将公布新的房颤抗栓治疗建议。从已公布的治疗指南可以看出,关于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卒中的危险因素的认识趋于成熟:过去将老年、高血压、女性、心衰、冠心病、糖尿病、卒中病史、人工瓣膜、TEE发现血栓均列为卒中的危险因素,而最新推行的CHADS积分系统主要包括慢性心衰、高血压、年龄、糖尿病、卒中史,随积分增加房颤的卒中危险增加。指南的证据级别推荐方法更加细致明确,为个体化治疗策略提供更大空间。强调年龄大于75岁的患者抗凝治疗的必要性,推荐65~75岁之间有卒中危险因素的非瓣膜性房颤/房扑患者,以及合并二尖瓣狭窄、换瓣术后及术后房颤时间超过48小时的患者采用抗凝治疗(目标INR2-3)。即将公布的ACC/AHA/ESC2006抗栓治疗更加细化,除卒中史外,必须具备2项或以上的危险因子才更倾向于应用华法林。 二、国内目前房颤抗栓治疗研究的现状及进展 国内关于房颤抗栓治疗的研究较少,主要有2002~2005年卫生部科技专项课题:心房颤动流行病学及其抗栓治疗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十五”攻关课题:NVAF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研究及抗凝治疗研究。前一项的研究结果已公布:我国房颤的发生率为0.77%,男性(0.9%)高于女性(0.7%),NVAF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为17%,均与西方国家类似;NVAF并发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75岁,高血压,糖尿病(或血糖升高),动脉收缩压升高,左房血栓;调整剂量的华法林(INR 2.0~3.0)对中国NVAF患者预防血栓栓塞优于阿司匹林(150~160mg);而将INR维持在2.0~3.0安全有效。我国的抗栓治疗意识及依从性显著落后于西方国家:接受抗凝治疗者不足西方国家的1/10,三甲医院的华法林应用率为9%,自然人群仅为2.7%。 三、房颤抗栓治疗的展望 由于以往认为颇有前景的直接凝血酶抑制剂Ximelagatran(Exanta) 因严重的副作用而退出市场,因此华发令在可预见的将来仍然是唯一有效的抗栓药物。然而,由于华法林治疗窗较窄、剂量个体差异大、干扰因素多、需频繁监测INR、起效慢等,研究新型的抗栓药物很有必要。由于药物维持窦性心律的低有效性和近几年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高成功率,使得我们看到了根治房颤的新希望,在2006年ACC/AHA/ESC的房颤治疗指南中导管消融治疗也已由最后的治疗手段上升为二线治疗,而在2006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制定的房颤治疗建议中,更进一步将导管消融治疗作为有经验中心的一线治疗。

版面编辑:国际循环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4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