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肥胖能直接和间接引起II型糖尿病、高血压(H)和高脂血症。 目的:在一组随访5年的高血压肥胖患者中,使用临床和仪器参数评估160mg/die 缬沙坦(V)的效果。
作者:MariaLeonardaDeRosa,AlfonsoMeccariello 发布于:2009-05-07
背景: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的溶栓治疗与增加出血的风险有关,但在世界范围内仍被广泛应用,主要是由于早期PCI的限制。此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在2001年至2005年期间非选...
作者:国际循环网 发布于:2009-05-04
背景:根据30天后是否出现死亡、再次心梗和卒中的复合终点事件,DANAMI-2试验研究表明在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方面,初期血管成形术(pPCI)优于原位溶栓术(FL)。本研...
背景:研究发现在急性冠脉综合症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中,普拉格雷与氯吡格雷相比可以显著减少心血管(CV)事件。普拉格雷有迅速而有效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背景: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发生血栓碎片脱落会影响PCI的临床转归。然而,随机对照试验(RCT’s)不一致的结论否定了直接PCI术中普遍使用血栓保护装置(EPD’s...
作者:国际循环网 发布于:2008-10-15
目的:大量的观察性研究、少数前瞻性研究和随机临床试验的析因分析表明,他汀类药物有益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但是,以往的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学上存在缺陷。本研究观察了瑞舒...
目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能够减少主要心血管事件,但是有20%的患者不耐受ACEI。因此,本研究评估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能否用于不能耐受ACEI的心血管...
目的: 主动脉瓣狭窄(AVS)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主动脉瓣置换手术是一种治疗手段,但对于并存其他疾病的患者来说,手术的风险很高。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PAVR)是...
作者:G.P.Ussia 发布于:2008-08-31
他汀治疗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预后有明显改善作用,但由于过低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不良临床转归有关,因而他汀对这些患者的作用仍存在争议。
作者:D.Tousoulis 发布于:2008-08-31
背景: 冠心病是弥漫性疾病,不仅影响大的心外膜冠状动脉,也影响较小的阻力血管。这些较小血管的功能是心肌灌注储备(MPR)的主要决定因素。仅次于左室射血分数(LVEF),MPR...
作者:R.A.Tio 发布于:2008-08-31
专家视角丨高血压管理新篇:余静教授202..
心房颤动患者和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磁共振..
ESC专访|郭豫涛教授解析mAFA扩展试验结..
波兰国家注册数据: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