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资讯内容 Content

童年虐待和遗传风险与晚年心力衰竭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辑:国际循环网 时间:2022/11/21 18:29:46    加入收藏
 关键字:晚年心力衰竭 
深圳市人民医院 耿庆山 梁燕婷
 
编者按
 
全球超过6000万成年人患有心力衰竭,5年内心力衰竭的死亡率高达50%。除了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外,心理压力也已成为心力衰竭发生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童年虐待是最严重的早期生活压力来源之一,全球约有1/3的儿童经历过童年虐待。童年虐待包括发生在18岁之前的身体虐待、身体忽视、情感虐待、情感忽视和性虐待。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童年虐待会增加心肌梗死、中风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可能也会受到童年虐待的影响。然而,鲜少探究童年虐待和突发心力衰竭之间的联系。近日,JAMA杂志刊登了深圳市人民医院耿庆山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儿童虐待和遗传风险与晚年心力衰竭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研究》,本刊特邀耿教授详述如下。
 
 
 
研究目的与方法
 
该研究的目的是确定童年虐待与此后发生的心力衰竭的关系,并探索心力衰竭的遗传风险对这种关系的潜在交互作用。
 
研究分析英国生物银行里2006年~2010年成年人的数据。在2016年时利用儿童创伤问卷(在线儿童创伤筛查器)对童年虐待进行回顾性评估,同时还研究了参与者是否有心力衰竭的遗传倾向。将身体虐待、身体忽视、情感虐待、情感忽视和性虐待5种类型的童年虐待进行计分,累计为总分(0-5分),并构建心衰的加权多基因风险评分。通过随访至2021年5月31日的住院和死亡记录,确定主要结果心力衰竭事件。
 
研究结果
 
研究共纳入153 287名成年人(43.6%为男性,平均年龄55.9岁),经过大约12年的随访,2067名参与者出现了心力衰竭。童年虐待的种类与心力衰竭发生的累积风险存在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图1)。遭受1种童年虐待的参与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14%(95%CI:1.05~1.24),遭受3~5种童年虐待的参与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43%(95%CI:1.20~1.70)。其中,身体虐待这类童年虐待事件对心力衰竭发生风险的贡献最大。童年虐待与心力衰竭的发生与基因风险无关(交互作用P=0.218):即使在基因风险较低的人群中,童年虐待仍然会增加心力衰竭的风险(图2)。
 
图1. 根据儿童虐待类型,发生心力衰竭的累积风险
 
图2. 根据基因和童年虐待风险,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
 
研究结论
 
总之,研究发现童年虐待与晚年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增加呈剂量依赖关系。童年虐待增加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与心力衰竭的遗传风险无关。
 
研究解读
 
据我们所知,这是第一项发现童年虐待与心力衰竭发生风险的大样本前瞻性研究。研究主要发现,不管心力衰竭的遗传风险如何,童年虐待与心力衰竭事件风险的增加呈剂量依赖关系。本研究支持了先前研究发现:心理应激(或精神压力)特别是童年不良生活事件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本研究发现为心理应激所致心血管病的假说提供了进一步依据。研究提示包括童年虐待在内的心理应激或可作为晚年心力衰竭发病的新型预测因素。
 
对于医学专业人员,我们建议在传统心血管药物干预措施基础上,还需要积极关注和干预心血管病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既往不良生活事件对心血管病的影响。我们鼓励心血管病学家应积极与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携手进行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积极寻找降低心力衰竭发生风险的有效诊疗措施。
 
对于公众,我们呼吁社会关注童年虐待及其带来的远期心血管健康风险,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降低童年虐待的发生,积极关爱儿童身体和心理健康。我们建议遭受过童年虐待的人积极关注自己的健康,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比如增加体育活动和保持正常体重等方式,来降低未来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相关文章

相关幻灯

相关视频

 
京ICP备15014970号-5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2008-2022 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