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8日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机械循环支持分会、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卫生三名工程承办,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中国循环杂志、深圳市医学会体外循环及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协办的首届“重症心脏病大会·2020·深圳”,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深圳隆重召开。
2020年11月28日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机械循环支持分会、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卫生三名工程承办,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中国循环杂志、深圳市医学会体外循环及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协办的首届“重症心脏病大会·2020·深圳”,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深圳隆重召开。本次大会以“实践创心 融合发展”为主题,聚焦探讨重症心脏病领域现代科学和医工转化技术的实践与创新。本次大会开幕式上还宣布成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机械循环支持分会以及启动第六个全国心力衰竭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池慧出席会议并为大会致辞,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党委书记李惠君,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一处杨鹏飞,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办公室主任王金新,原组织委员会主任杨虎、干事刘晖等应邀参会,来自心血管内外科及相关领域的多位专家参会并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胡盛寿院士
大会主席胡盛寿院士在开幕式上致辞并指出,我国是心血管疾病大国,由于对疾病认知的不足和医疗水平发展不平衡,心血管疾病的控制仍欠理想,相当一部分人属于重症心脏病,使得我国心血管疾病的防控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提高重症心脏病的防控水平,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他表示,本次学术会议的召开,旨在围绕重症心脏病救治,为领域内的医务工作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集成各方力量和智慧,进一步提高我国重症心脏病的防治水平,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全民健康共建共享贡献力量。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池慧教授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池慧教授在致辞中首先祝贺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机械循环支持分会的成立,并指出:“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时提出,科技事业发展要坚持‘四个面向’,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的广度和深度进军。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医疗界需要有实践创新融合发展的思想,而重症心脏病大会的召开,为广大医生搭建了一个交流信息、分享经验的平台。”
其后池慧教授为主任委员胡盛寿院士颁发聘书,主任委员胡盛寿院士为副主任委员、常委颁发聘书并合影留念。
开幕式同时还举行了以“用心守护 健康同行”为主题的第六个全国心力衰竭日启动仪式,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健教授宣布第六个“全国心力衰竭日”正式启动,并指出:“『全国心力衰竭日』是在中国医师协会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共同领导和支持下,由我们团队提出,主要是为了让全社会公众能够对心力衰竭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正如胡院长所讲,心力衰竭是现在危害我们人民健康的,也是花费最大的心血管疾病。11月26日全国心力衰竭日就此启动,就是让大家重视心衰,我们用心守护,大家健康同行。”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院长熊辉主持
图片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机械循环支持分会成立大会
据悉,在“重症心脏病大会”会议期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机械循环支持分会成立。胡盛寿院士当选为该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杨明教授、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刘晓程教授、浙江大学儿童医院常宇教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杨鹏飞、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健教授当选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池慧教授为当选的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颁发了聘书。
在成立会上,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主任医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机械循环支持分会发起人胡盛寿院士发表了,自主研制了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FW-II和FW-III轴流泵;成功研制中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植入式完全磁悬浮人工心脏CH-VAD,并在中国首次应用临床救治终末期心衰患者。并为成立学会以后布置了一系列的任务,拟定期组织流体力学、电子控制、机械加工、自动化、软件算法、心脏科方面的专家举办“医工结合创新”学术会议交流。其中包括:为研制具有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短期和长期机械循环支持设备大学、企业和医院提供学术平台和相关指导,促进该行业形成产学研一体化。讨论并制定机械循环支持治疗终末期心脏衰竭患者的专家共识、临床指南和行业标准。
开幕式后,胡盛寿院士、黄峻教授、庄建教授、陈纪言教授、陈鑫教授、常宇教授、张健教授7位专家做了主旨发言,从机械循环支持治疗心脏衰竭的中国之路、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新进展和新理念、小儿危重症心脏病外科救治策略与技术探讨、慢性冠脉综合征(CCS)的血运重建和药物治疗选择、重症缺血心脏病的外科治疗、机械循环支持的流体力学问题探讨以及扩张性心肌病左心室逆重构临床研究进展的角度,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分享。
其中在胡院士的分享中表示药物治疗可以缓解心衰症状,并不能治愈病根,随着心衰的外科治疗时代来临,心脏移植和人工心脏植入是标志性技术,心脏移植的十年生存率已经接近70%左右,但是心脏移植供体来源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据胡院士介绍在过去的5年中,我国人工心脏(心室辅助装置)的研制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已经有一款全磁悬浮人工心脏获得商业批准,正在待批的有两个产品,等候进入临床试验的至少有三个产品。
值得关注的是心血管“国家队”入驻深圳2年时间里,使患者的病情有效的得到了改善,在心脏病诊断、治疗和管理上均有新的突破,真正让病人受益。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力衰竭中心主任张健教授提到“目前,老百姓对心脑血管疾病认识水平不高,很多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错过黄金救治时间,心脏受到不可逆的损伤。”所以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是远离心脏病,守护心脏健康的基本原则。
在为期两天的学术盛宴上,近百名国内著名心血管外科、内科、重症医学等学科专家围绕移植和外科治疗、转化医学、急性心力衰竭和心肌病、人工心脏、体外生命支持等热点问题充分展示了现代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成果,带来了许多更有启发性的解决方案和更落地的诊疗策略,充分展示我国心血管领域的创新成果,为全国医师开辟了重症心脏病领域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