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ESC发布了有关室性心律失常(VA)患者管理与心源性猝死(SCD)预防的新指南。该指南由18位专家组成的编写小组编写而言,共计参考文献810篇,历经74次同行评审而完成。指南内容非常广泛和全面,受到了与会专家的广泛赞誉。在ESC2015年会现场,《国际循环》对该指南工作组两位专家进行了专访。
比利时列日大学 Philippe Kolh教授
英国伯明翰大学 Gregory Y H Lip教授
《国际循环》:该指南的重要性和及时性在哪里?
Gregory Y H Lip教授:该指南极具重要性和及时性。实际上,尽管高收入国家的心血管死亡率已经降低,但全世界每年仍有约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约25%死于SCD。与女性相比,男性SCD风险更高。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冠状动脉疾病(CAD)患病率增加,SCD风险也增加。在年轻人群与老年人群中,与SCD相关的心脏疾病有所不同。具体来说,在年轻人群中以离子通道病、心肌病、心肌炎及药物滥用为主;在老年人群中则以慢性退行性疾病如CAD、瓣膜性心脏病及心力衰竭为主。
《国际循环》:该指南包含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Philippe Kolh教授:新指南一共由14章节组成,第一章节介绍的是流行病学及未来SCD预防前景;后续部分就VA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设备植入及介入治疗)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指南就CAD患者、伴或不伴有心力衰竭的左室功能障碍患者、心肌病患者及心脏结构正常者的VA管理及SCD预防设立了专门的章节。此外,指南还设立专门一个章节就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包括长QT综合征、短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及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作了专门推荐;设立专门章节探讨了伴有先天性心脏疾病的成人及儿童心律失常的管理。另外,指南还就精神疾病或神经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预激综合征患者以及运动员及妊娠女性等特殊人群给出了专门推荐。指南最后部分还列出了目前VA管理与SCD预防领域的循证证据方面的明显差距,为未来研究指明了方向。
《国际循环》:该指南针对心源性猝死的预防有哪些更新内容?
Philippe Kolh教授:指南花大量篇幅就有猝死病史家庭的家庭筛查及高危人群管理作了详细推荐。目前,仅有40%的家庭成员接受了筛查,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与筛查所用的基础设施缺乏、人们对筛查会感到焦虑及痛苦有关。此外,指南还就猝死者的尸检及分子尸检适应证作了详细说明。
《国际循环》:关于心律失常的治疗,该指南有哪些强调?
Gregory Y H Lip教授:就治疗而言,指南强调,除β受体阻滞剂外,目前可用的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均未被随机试验证实能有效实现对危险生命的VA患者进行一级预防或是有效预防SCD,反而具有导致促心律失常发生等不良事件的潜在危害。就有关ICD的推荐而言,与既往指南一样,新指南对当前证据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首次就皮下ICD及可穿戴式自动除颤器作了推荐。此外,指南还涉及了公众除颤、介入治疗、经导管消融及抗心律失常手术治疗。
有关CRT的章节特别值得关注,该章节就心电图呈现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非LBBB形态是否具有重要的鉴别价值以及绝对QRS时限是否最重要作了深入讨论。指南推荐,要根据患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及心律情况(是窦性心律还是心房颤动)应用CRT来进行SCD的一级预防。
《国际循环》:感谢指南工作组各位专家,祝贺你们!
Gregory Y H Lip教授:谢谢!新的ESC指南是非常及时的,既考虑到了可诱发SCD疾病的自然史之新见解,又考虑到了已完成的、可能会对心力衰竭管理策略产生影响的药物及设备治疗方面的重大研究。指南就患者的研究与管理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方法和流程,还对心肌病及离子通道病作了全面详细的介绍。从临床角度来看,新指南就特定主题恰当地划分了相关章节,并就风险评估机制及如何根据合并症、预期寿命及其他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作了重点强调。
我们为这部指南感到骄傲!